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许昌 > 资讯杂谈 > 正文

许昌三国文化深入百姓生活

发布日期:2016/5/8 19:57:05 浏览:595

(原标题:许昌三国文化深入百姓生活)

三国文化在许昌的传播和影响深远而久长,曹操的战略思想、关羽的仁义风范等三国文化,已融入许昌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讲三国故事,读三国书,挂三国画,以三国的人和事类比生活中的人和事,是许昌人平常日子中的底色。许昌人在正式的酒席中,入席者一定要先碰三杯,酒席才算正式开始,寓“桃园三结义”之意,以示真诚。酒桌上划拳,喊到“三”,一定是喊成“三桃园”。许昌的企业、学校、商标多喜采用与三国文化有关的词语命名,如“三国大酒店”、“建安中学”和“春秋酒”等。新建街巷与三国相关联的街名众多,如建安大道、魏文路、灞陵路等。

三国时期的一些地名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如鄢陵县的“马栏”村,相传是当年曹操的牧马草场,《鄢陵县地名志·马栏》载:“东汉末年曹操屯兵牧马于此。”鄢陵县的“议台”村,相传是当年曹操聚集群臣议事的场所,《鄢陵县志》载:“议台……世传曹操所筑。尝集官僚议事于此。”鄢陵县还有“任营”、“前营”、“后营”的村庄名,均为三国时期,曹操军营的驻扎地。许昌县的“哭佗”村,今更名为“呼佗”。相传华佗死后,其妻千里寻夫至此痛哭不止难以前行,故得此名。再如魏都区的“碾上”村,相传许下屯田时,这里是曹军碾米的集中场地。此外尚有“运粮河”、“枪杆刘”、“陈曹”地名等流传至今。

千百年来,散布在田野之中的三国遗迹,还有从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这些村名,潜移默化影响着许昌人的生活,在个别地方痕迹更浓一些。例如华陀墓每年清明都有一支李姓后人前往祭奠。相传华陀之妻携女寻夫,哭死在华陀墓前之后,华佗的女儿就出嫁到当地一李姓之家,从此开始了这支李姓祭奠华陀的习俗。还有,在许昌城东20公里有一个郗庄村,郗庄村东有一村叫韩庄。这两个村子世代不通婚,仇是在三国时期结下的。郗庄是汉御史大夫郗虑的原籍,现村东有郗虑墓。郗虑与中护军韩浩为好友,郗虑与汉献帝密谋曹操,被韩浩告发,郗虑被曹操家灭九族,挖地三尺,现郗庄村的一个大坑相传就是当年抄家时所挖。韩庄为中护军韩浩原籍,从此后两村世代为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郗庄、韩庄两个村庄似乎仍未走出千年之前往事的阴影,笑不起来。

与《三国演义》“抑曹尊刘”的观念不同,许昌百姓对曹操的谋略和才智是认可的,曹操在人们心中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文武双全,在当时无人能比。他们对刘备,看法反倒是有些保留。流传于民间的许多说法,都是讽刺刘备的。如果谁没有能力了,谁爱哭了,大家都会说:“啥本事,就会哭,哭得跟刘备似的”。谁家的孩子不争气,人们又会拿刘备的儿子刘禅作比:“真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就连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也都是充满了讽刺色彩,如“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等。

许昌人对于关羽和张飞的尊敬是华人世界中共同的,许昌关帝庙和张公祠香火都很旺盛。2000年4月、2001年10月许昌分别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关公文化节。参加文化节的有来自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专家和知名人士,有来自湖北、江苏、山西、福建和河南各地市的文化、文物、旅游、新闻出版界的领导、专家等,盛况空前。(王涛)

作者:王涛

《许昌三国文化深入百姓生活》相关参考资料:
许昌三国文化周、2016许昌三国文化周、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许昌三国节、许昌三国文化、许昌三国文化周内容、许昌三国大酒店、水韵许昌品读三国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