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许昌 > 下设单位 > 正文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发布日期:2019/12/9 20:26:50 浏览:1304

来源时间为:2019-09-27

许昌科技学院许昌科技学院教师在河南省大赛中获奖许昌科技学院许昌科技学校庆祝50周年华诞许昌科技学院省领导调研学校校企合作基地许昌科技学院高铁特色专业展示许昌科技学院学校品牌专业机器人撰写书法许昌科技学院许昌科技学校校企大会合作成员单位

什么是职业学校的双高建设?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近日,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许昌科技学校在河南省高水平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实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的特色道路,一举成为河南省首批双重预防示范单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9年5月,许昌科技学校被河南省教育、财政、人社、发改等部门认定为“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学校先后荣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省市两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平安校园、全省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党委、省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为全国同类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示范——

“历史名校,底蕴深厚”

是实现双高创新发展的基石

许昌科技学校作为首批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许昌市职业教育名校、首届市长质量奖许昌市“明星学校”,一直是许昌市职业教育的窗口和人才培养的一面旗帜。

学校自1958年建校至今,历经60多年的创新发展,经过一代代科技人不辱使命、发奋图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建设,学校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了华丽蝶变,成为一颗璀璨的职业教育明珠,闪烁在美丽的中原大地。

许昌科技学校原名为许昌市第四中学,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响应国家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号召,试办职业高中幼师专业,更名为许昌市第二职业高中,1993年再次更名为许昌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入新世纪,为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6年进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许昌市第一职业高中并入许昌市第二职业高中,成立许昌市第五高中,学校最终更名为“许昌科技学校”。2008年经有关部门批复,许昌科技学校和许昌市第五高级中学,实行一校两牌,全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60载筚路蓝缕,60年春华秋实。许昌科技学校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国家省市领导曾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时任领导以“尊师爱生,善教勤学”对学校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学校代表河南省接受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教育专项督导并获得好评,学校以其雄厚的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成功的办学经验,成为了享誉全国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典范。

为全面实现高水平创新发展,2018年许昌科技学校在60华诞之际,新校区建设落成,由原来不足40亩发展到300亩,一所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格的现代化学校,屹立在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面前,也标志着这所学校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时期,向着创办中国特色一流职业教育的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走进许昌科技学校,这里环境幽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实训环境、教学场所、运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先进一流;各功能区设计科学合理、匠心独具;新校区交通便利,紧邻高铁和汽车客运,郑许轻轨也即将开通。这些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高端引领的区域环境,为学校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和“双高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党建引领,四轮驱动”

是实现双高创新发展的关键

深入挖掘许昌科技学校“双高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的“四双工程”建设为抓手,筑牢教师队伍思想阵地,把思想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四轮驱动”创新发展战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和专业群建设实现了高水平发展。

——“双亮工程”:率先垂范,践行使命。即全体党员要敢于亮身份、亮责任。亮出身份,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用一流的业绩亮出党员形象。亮出责任,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发展和“双高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许昌科技学校紧紧依托“四双工程”建设,培养了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境界高的教师队伍,引领全体教师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双培工程”:先锋引领,名师带动。即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名师。增强党员干部的带动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培养吸收政治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加入党组织。以此,充分发挥党员名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双高建设”贡献力量。

为使“双高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经常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师德大讲堂,邀请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来作师德报告,通过开展师德大讨论和演讲比赛活动,掀起了争做德艺双馨好教师的活动高潮。

——“双建工程”:系部联动,协同育人。即把支部建立在系部上、把党小组建立在专业上。这样既便于把学校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又便于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抓好各教学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党建、教学双赢发展战略,为学校“双高建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学校涌现出了关爱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引路人的“许昌最美教师”刘淑君;热心公益事业、做学生奉献祖国引路人的“许昌好人”程付德;工作责任心强、做学生学习知识引路人的“许昌市师德标兵”付华。全体教职员工为学校的创新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双发工程”:创新发展,提高质量。即以党建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2019年,学校因党建工作开展扎实有效,被确定为许昌市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学校联系点,推进学校“双高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特别是,学校党政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结合人才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狠抓内涵建设,向内部管理要质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全面发展,打造出了以智能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艺术教育为主的四大专业群。

目前,开设有音乐、工艺美术、学前教育、编导与播音主持、数控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高铁、邮轮乘务等16个专业;形成了集艺术、信息、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内涵发展,沙场练兵”

是实现双高创新发展的方法

许昌科技学校“双高建设”的成功经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内涵发展、沙场练兵,是实现“双高建设”创新发展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学校以教师信息化大赛为抓手,加强教师培训和信息化团队建设,培养高水平信息化教师团队,带动了学校高质量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高水平的学校和高质量的专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如:2017年学校教师晋亚男获得全国“创新杯”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的高超水平,深深地影响和带动了学校其他青年教师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大批沙场练兵的佼佼者。经过一年的努力,2018年学校有10名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共获得5个省级一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和2个省级三等奖。晋亚男老师率领的团队又一次代表河南省在国赛中拔得头筹,取得国赛一等奖之冠的优异佳绩。

2019年,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了沙场练兵战队,形成了多个参赛团队,积极备战省赛。可以说,各级信息化大赛的圆满举办,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参赛团队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同时,学校还加强信息化培训,培养高水平信息化的教师团队。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学校组织参赛团队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信息化专家到校授课,组织教师团队积极参加信息化大赛,培养出了一支30多人的高水平信息化教师团队,推动了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改革和高水平学校、高质量专业的“双高建设”。

近10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出了“三段五步”教学法,即以“导入自学—比展纠评—总结验收”为三个阶段,以“导—学—问—比—结”为五个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信息化大赛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实施整体监控,并对学生实施科学的过程性评价,这正是对“三段五步”教学法的有益补充。同时,“三段五步”教学法,还对学生追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教师信息化前提下提高执教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广大教师这样说,以学生和教师各类各级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育才,既实现了教育方式的创新,又培养出了更多的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高的全能型人才,这就是“双高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这种有效的育人模式,令广大师生驰骋于各大赛场,绽放出了耀眼的风采。

学校领导这样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育人、教学相长,是学校的一大创新。学校以一年一次的学生(社团)技能竞赛周为契机,为学生搭建了提高技能、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育人、教学相长的育人目标,共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让竞赛成为学生提高能力的助推器和练兵场,让竞赛成为教师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和提高执教水平的快捷通道,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更多的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高的全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是实现双高创新发展的途径

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创新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许昌科技学校“双高建设”成功经验的又一大特色。以技能大赛为例,仅2018年,学校就有62人次获得市级一等奖,80人次获得市级二等奖,在四大类省级竞赛中,有6人次获一等奖,25人次获二等奖。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这所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有效地助推了学校“双高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是不断增加定向班的专业及数量。学校在与厦门华洋海事有限公司、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合作力度、不断增加定向班的专业及数量。增加了“高铁、邮轮乘务定向班”“新能源汽车技术定向班”的数量,增设“涉外酒店管理定向班”和“智能工业机器人定向班”,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吸引合作企业加大对学生实训设施的投入。近两年,学校吸纳企业投资600多万元,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