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许昌 > 百姓生活 > 正文

被中介公司欺骗许昌39人梦断阿联酋

发布日期:2017/11/20 7:46:41 浏览:892

来源时间为:2003-11-27

被中介公司欺骗许昌39人梦断阿联酋

2003年11月27日17:06

【字号

许昌中介张海松向记者展示法院的判决结果。

人民网11月27日讯河南省许昌县长村张乡后张村的张海松,本想通过中介公司,到国外打工挣钱,没成想被中介公司欺骗。在国外的5个月中,张海松和同行的打工人员,食宿无着,度日如年,过起了颠沛流离的劳工生活。后求助中国驻阿联酋迪拜领事馆,才结束了异国他乡的流浪生涯,回到了自己朝思梦想的家园。回国后,张海松一纸诉状将中介组织告上了法庭。

梦想出国打工赚钱

2003年11月27日,在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法院记者见到了张海松,他向记者讲述了在异国他乡5个月务工的辛酸经历。

今年40岁的张海松,家住许昌县长村张乡后张村,初中毕业后学起了木工,并在当地小有名气。2002年5月初,张海松经许昌县劳动局劳务市场介绍,准备到阿联酋打工,并交了700百元的手续费(包括照片、预检身体、办理护照等费用)。5月3日,张海松接到许昌县劳动局劳务市场的通知,要他到郑州国家出入境检验局体检身体,在体检身体时张又交了350元的体检费。6月9日和11月3日分两次张海松又向许昌县劳动局劳务市场交了2000元的押金和5000元的出国费后,张海松才在2002年11月15日由许昌县劳动局劳务市场负责人王国杰的带领下和另一名出国人员王宏章一起,到郑州河南国际交流公司签订出国务工合同。在签合同时张海松向河南国际交流公司负责人陈金国说:“到国外务工有没有把握?”陈回答说:“国外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没有问题!”于是,张海松通过王国杰向河南国际交流公司交了9000元的出国费后签了出国务工合同。这样,除手续费和体检费外,张海松先后三次共向许昌县劳动局劳务市场交了16000元费用。

出国务工变成旅游休闲

2002年11月15日,张海松和河南国际交流公司在别处招来的出国务工人员一行23人,由郑州乘火车到了北京。11月16日,在北京机场乘飞机到乌鲁木齐出关。在乌鲁木齐机场办理出关手续时,工作人员要求张海松等人签字。工作人员说,签字有两项:一是商务;二是旅游或休闲。这时,带队的人说就签旅游吧。张海松想不是说出国务工嘛,怎么变成旅游了?张不愿签,随后带队的人对张说,你不签旅游就签休闲吧。于是,张海松就签了字,糊里湖涂地登机出了国。

异国他乡遭磨难

2002年11月17日,张海松等20多名中国务工人员到达阿联酋后,全部被河南国际交流公司交给了由中国人在阿联酋迪拜所办的洲鹰国际建筑公司管理。不久,该公司负责人朱海将张海松安排到一家外国私人沙发厂工作,当时,朱海和沙发厂谈妥试用期为三个月,每月工资为1000迪拉姆(1迪拉姆折合人民币2.3元),加班费按日工资的1.5倍计算,每天加班4个小时。在沙发厂工作期间,张海松等人除劳动强度大以外,他们的工作环境还十分恶劣,生活也非常艰苦。住的是地铺,吃的都是些残羹剩饭,就这样,张海松还是坚持了下来。2个半月后,张海松找到沙发厂的老板要求办理长期签证(因出国时张海松等人是河南国际交流公司办理的短期旅游休闲类签证,不能长期停留),老板答应了张的请求。两天后,沙发厂的老板找到张海松说,因他与洲鹰国际建筑公司在办理长签费用上没有谈好,无法给其办理长期签证。随后,张海松找到洲鹰国际建筑公司的朱海问这事咋办?朱说,不行你就和沙发厂结帐回公司吧(指洲鹰国际建筑公司)。当张海松去沙发厂结帐时,老板讲每月只有800迪拉姆,加班不算,另扣除办理长签报表费200迪拉姆。当张海松与沙发厂交涉无果时,只好听从朱海的安排回到洲鹰公司等待。

几天后,朱海又让张海松到拉斯海玛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家具厂做工,说好月工资为300美元,加班费为日工资的1.5倍计算,飞签费由雇主承担(飞签就是在阿联酋打工的外国人,因没有长期签证,每隔28天需要从阿联酋办理出境手续,乘飞机到邻国然后再返回,换取短暂的停留签证)。一个半月后,因张海松工作出色,家具厂的老板答应给其办理长期签证,但由于张海松的滞留日期将到,眼下,阿方正在普查人口,规定凡违法入境的打工人员,必须在2003年4月30日前一律出境。这样,张海松要想待下去还必须飞签一次。当张海松高兴地找到朱海要自己的护照时,朱海说,护照不在他的手中,而是早已被飞签公司扣了。原因是,早在张海松来家具厂之前已经飞签了两次,因飞签费朱海没有及时付给飞签公司,所以,张海松等人的护照被飞签公司扣押了。拿不到护照,飞签不成,办理长期签证更是不可能的事,张海松这下可傻了眼。无奈,他又一次空手回到了洲鹰国际建筑公司。

冒死闯进领事馆获救

转眼,时间已行进到了2003年的3月。回到洲鹰国际建筑公司后的日子,更让张海松难捱。这时,公司已集聚了80多名和张海松同样遭遇的中国务工人员。公司负责人朱海看到这么多人滞留在此,也撒手不管了。为了节省开支,张海松只好每天吃两顿饭,有时只吃一顿。为了不让身体拖垮,张海松常常到附近的市场上捡些烂菜和被人抛弃的鱼头吃。后来,由于洲鹰国际建筑公司欠费,张海松等中国务工人员的生活用水和供电被阿方中止,生活越来越艰难了。3月的阿联酋已是十分炎热了,没有水是万万不行的,张海松就到街上捡来人们丢弃的大型塑品饮料瓶,到附近的教堂取水回来用。一天,张海松想这样下去总也不是办法,于是他就想到找中国驻迪拜的领事馆求救。身在异国他乡,加之语言不通,怎么办?于是,张海松就在大街上寻找中国人,打听领事馆在什么地方。在大街上行走,张海松还得时时提防被警察捉去,只要看到警察他就赶紧躲进商场不敢出来。当时,张海松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把写好的遗书装在衣兜里,心想,万一自己回不了国也总还有个下落。为了防止遗书丢失,他从地上找来一根铁丝把衣兜牢牢别起来。这期间,寻找中国人,寻找中国领事馆成了张海松活下来的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张海松终于见到了一个中国人,在这位好心人的指引下,他找到了中国驻迪拜的领事馆。由于没有护照和有效证件,张海松在中国驻迪拜领事馆的门前遭荷枪实弹的军警阻拦。无论他怎么用“哑语”表白诉说也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张海松冲开军警的阻挡,冒死闯进了领使馆。以后,在领事馆赵领事的帮助下,张海松等39名国外务工人员于2003年4月17日平安回国,结束了长达5个月的异国漂泊生活。

状告中介公司一审胜诉

2003年8月28日,回国后的张海松一纸诉状,将许昌县劳动就业局、河南国际交流公司告上了法庭。

2003年11月13日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法院认为: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与原告张海松签订了派遣出国劳务合同,在原告交纳了出国的有关费用后,由该被告在1-3个月内为原告办理三年工作签证,如不能按时办理,退还原告所交纳的费用;该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为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但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在收取了原告16000元的出国费后,却未将中介费交给合同的另一方阿联酋洲鹰国际建筑公司,导致原告在阿联酋未能获得长期工作签证,故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违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因被告许昌县劳动就业局是受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的委托办理出国务工事务,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仍应委托人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承担,被告许昌县劳动就业局不应承担法律责任。据此,许昌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处被告河南国际交流公司除返还原告张海松交纳的出国费用16000元外,还要赔偿其经济损失14500元。

目前,张海松正在企盼着判决生效的那一天。(张燕领、张伟祥摄/华东图片网供稿谢绝转载)

《被中介公司欺骗许昌39人梦断阿联酋》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许昌元化生物欺骗、许昌学院欺骗博士、阿联酋航空、阿联酋、阿联酋航空中文网、阿联酋联合航空公司、阿联酋时间、阿联酋 英文、阿联酋航空官网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