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许昌 > 资讯杂谈 > 正文

2021年许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4/6 20:47:50 浏览:1122

市人民勤劳付出、共克时艰的结果,来之非常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开创美好明天的信心决心!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许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许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尚不稳固,投资增长乏力,消费恢复缓慢,外贸稳定增长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部分企业困难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较慢。城镇化水平偏低,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短板。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弱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能力作风不适应形势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许昌已走到发展位势巩固强化、动能转换加速突破、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的重要关口,战略机遇叠加、发展蓄势跃升、风险挑战增多的特征明显,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根据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智造之都、宜居之城”。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打造六个高地”的具体定位,即打造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枢纽经济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协同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对德合作先行的内陆开放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高地、魅力彰显的中原文化高地;确定了“八个走在前列”的主要目标,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前列、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列、在文化繁荣兴盛上走在前列、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在治理效能提升上走在前列。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项重点任务,这里概述为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创新发展,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坚持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新需求新供给,释放市场化改革红利。建设中西部更具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筑人才发展高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建立梯度型现代工业体系。构建高效型服务业生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许昌。迎接数字时代,培育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新样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枢纽节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拓展投资空间,扩大“两新一重”领域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打造现代供应链全国领先城市。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二是推动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促进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种业创新发展,推动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标准打造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可复制的“许昌经验”。加快郑许一体化发展,建设郑州都市圈次中心城市。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中心市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向心发展、组团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和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宽带、农村家庭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设交通强市。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实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民文明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中原文化高地。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许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转型,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协同推进城乡生态保护,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强化土壤污染控制,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蓝天、碧水、净土!

四是推动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顺应扩大对外开放新形势,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全域统筹,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持续深化对德(欧)合作,全面拓展合作新空间。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提升竞争新优势。

五是推动共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短板”问题,让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就业超过25万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左右。加快建设健康许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市级公立“四所医院”、县级公立“三所医院”,实现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年全面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六是推动安全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许昌。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一体建设法治许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各位代表!

蓝图绘就未来,伟业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按照规划要求,经过五年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必须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实现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实施鲲鹏计算、节能环保、硅碳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5G、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现代化培育计划,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发制品等优势产业能级,推动建材、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提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落实“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采用“揭榜挂帅”新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培育壮大黄河鲲鹏产业,汇聚更多配套企业,提升“Huanghe”品牌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推进智能化改造,争创省级智能制造试点10家。抓好智能电梯产业基地、平煤隆基5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等重大项目,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制造品质。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两业”融合,提升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创业扶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服务功能,做大做强供应链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幸福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积极发展新经济。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组建信息化产业联盟,积极构建黄河鲲鹏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力争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加快莲城智能体建设,丰富“互联网 政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强化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着力提升亩均收益,打牢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政策体系两项基础,打赢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两场攻坚战,助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实施服务业“两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服务业“两区”提质升级。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发展新动能。以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载体,深化“创新年”行动,聚焦“四个一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对接创新优势区域,深化与中科院、北理工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创新资源共享和科技联合攻关,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吸引国内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