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许昌 > 企业单位 > 正文

纵观环卫十余年发展历程见证许昌城环境卫生变迁

发布日期:2016/10/30 12:59:58 浏览:1100

导读:从过去到现在,社会对环卫工作的认识、关注有着怎样的转变?环卫队伍、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环卫工人待遇、环卫设施设备又悄然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里,让我们一同回首,纵观许昌环卫事业的发展变迁,一同感受,城市越变越美的一个个细节……

“也许你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也许你正起早赶路去远方,有一群忙碌的身影,正轻轻地为城市打扮梳妆……”——《环卫工人之歌》

许昌保洁公司

为了城市的清洁和美丽,有着“城市美容师”之称的环卫工人们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从过去到现在,社会对环卫工作的认识、关注有着怎样的转变?环卫队伍、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环卫工人待遇、环卫设施设备又悄然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里,让我们一同回首,纵观许昌环卫事业的发展变迁,一同感受,城市越变越美的一个个细节……

环卫认识大提升,市民素质步步高

八、九十年代,人们对环境卫生还不重视,环卫工人是老三把(扫把、粪把、架子车把)式的人工传统作业,被人们称为“清道夫”、“扫大街的”。在当时,人们觉得环卫工作不体面,整日忙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儿,看环卫工人总有低人一等的旧观念。全国优秀环卫工人、全国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赵玉平曾回忆说:“1985年我刚来环卫处上班的时候,才刚满18岁,那时候我好面子,和那些在大型企业工作或当干部的同学比起来,怕人看不起,嫌丢人。每次扫大街时,都要戴上一个大大的口罩,把脸全部罩起来,夏天把草帽拉得低低的,冬天将口罩捂得严严的,生怕扫大街时撞见熟人!”而且,当时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高,乱丢乱扔的现象很普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许昌市的环卫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从“环境卫生工作无关紧要”到“树立起大环卫意识”的飞跃。环卫工人也从“清道夫”变成了“美容师”,从过去的“低人一等”到现在的“抬头挺胸”,彻彻底底地展现了新时代“马路天使”的风采。与此同时,各类创建工作也先后开展起来。不论是创建旅游城市也好,创建卫生城、文明城也好,各类创建工作都和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也渐渐地认识到了市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不遗余力的狠抓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市民的素质也有所提高,街上的污物、污水和暴露垃圾少了,乱丢乱扔现象也有好转。近几年许昌创文明城市期间,市区各单位都分包路段,派专人下一线捡拾,很多市民也都自愿加入到捡拾行动中,共同为文明许昌贡献力量。不经意间,社会大众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近几年的许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环卫部门的一两个考录名额往往吸引七八百人来竞争报名,报名火爆现象的背后真正体现了目前社会对环卫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环卫投资力度大,市容市貌换新姿

以前,许昌和其他一些小城市一样,“卫生状况不好,城乡结合部垃圾遍地,少见红花绿草”,当时的环卫处,也只有十几辆作业车辆,小街小巷仍然还是靠手摇铃、马拉车清运垃圾;清扫经费也少的可怜,那时候一把扫帚、一辆三轮车,加上道路灯光暗、路况差,环卫工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近年来,市环卫处千方百计地协调资金,市政府加大对环卫的投资力度,大大提高了环卫装备水平:每年拨款提升改造一批公厕、中转站,改造后的公厕、中转站基本实现了一厕一景、一站一景的提升改造目标,安装了公厕地图,设施更加完善,提升了城市品位;逐年添置扫地车、高压清洗车等环卫作业车辆,提高环卫装备水平。特别是2006年以来,许昌市区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新添置了73辆功能齐全的新型环卫作业车辆,其中垃圾清运车32辆、扫地车10辆、洒水冲洗车6辆、除雪车4辆、高压去污车2辆、道路油渍冲洗车2辆、粪便清运车12辆、铲车3辆、推土机1台、垃圾压实机1台,目前许昌市区的机械化清扫率已达50以上,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劳动强度;2007年,对我市的庞庄垃圾场进行综合改造,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变垃圾山为现在的香山公园;2008年,在原垃圾堆放场南面新建了一座日综合处理600吨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营造健康、舒适、优美、洁净的人居环境;2012年,对环卫停车场进行维修改造,大大提升了我市环卫基础设施档次;2013年,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了一座有机物处理站,2014年5月投入运营后,解决了市区粪便无处倾倒、无法消纳处理的难题,实现了我市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

福利待遇稳步长,社会关怀逐年增

十年前,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1996年环卫工人的工资为每月110元。当时的环卫装备差,没有统一着装和安全作业用具,环卫工作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处全力为职工争取合理待遇:为市区每位环卫工人统一配发工作服、雨衣、清扫保洁专用三轮车等环卫安全作业用具,要求环卫工人在作业时做到服装、车辆、思想“三到位”,工作起来更安全了;工资也是一年比一年高,目前环卫工人工资为每月1240元,近期将调整为1400元;积极与市财政部门协调,落实了环卫临时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对符合条件人员统一缴纳社会保险,对不符合条件人员每年为其缴纳了意外伤害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今年8月1日启动爱心早餐工程,为900多名环卫工人提供搭配合理、份量充足、营养均衡的免费早餐;每年定期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尽最大力量解决环卫职工生活上的困难;夏季发放茶杯、白糖、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6至8月发放环卫工人高温补贴;冬季到来之前,为环卫工人发放保暖耐磨手套和环卫加厚安全服,为环卫工人驱寒保暖;夏季适当调整清扫保洁员的劳动时间,尽量错开中午高温天气,增加机械保洁频率,缩短保洁人员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增加劳动作业中的工人轮休次数;积极联系爱心单位和商户,夏冬季节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能短暂休息和饮水的地方,尽最大努力为环卫工人提供方便。

此外,随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和环卫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企业或个人也不断地向环卫工人奉献爱心,许昌汉魏网络传媒科技有限公、许昌黄明公司、许昌金科公司、建业房地产、金石地产、仁和骨科医院、灵井镇泉店个体老板等多家有公益爱心的单位和个人都时刻关注和支持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关心着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为环卫工人捐赠反光作业服、夏季防暑降温品。环卫工人的政治地位一步步得到了提升,甚至在我们环卫工人中推选出了十八大党代表,评选出了省级劳模等,如今许昌的环卫工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美容师”。

卫生管理精细化,群众满意乐开花

九十年代初期,环卫工人都是起早贪黑自己干,马路、人行道全靠人力清扫。寒冬腊月,也常常是脸上冷风吹,衣服里汗直淌。那时候,环卫工作还没有做到现在的“精细化、标准化、长效化”,环卫工人自身对环卫工作也抓的不紧,“垃圾靠风刮,卫生靠突击,环境难升华”,检查团一来,干干净净,检查团一走,一片狼藉,是标准的官场卫生,根本谈不上什么是优美环境。

而如今,该处始终把精细化、长效化管理作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是认真落实清扫保洁作业制度。推行“两清扫、随时收集、全天保洁”的作业模式,对易脏易乱的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合理调配力量,消除清扫保洁盲区;二是着重加强路面动态保洁,在全面保洁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日常三级(保洁员、路长、机关和公司管理人员)捡拾,快速捡拾路面大片杂物,缩短了杂物存留时间;三是充分发挥机械作业优势,对具备机扫条件的路段按作业规范进行了机械化清扫,市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50以上,大大提高了路面洁净度,减轻了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四是针对重大活动、节假日及大风落叶、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我们完善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适时安排道路冲洗和洒水降尘,全力保障道路畅通、路面洁净;五是持续开展样板路、十星级公厕、十星级中转站、红旗车评比活动,提高了道路、公厕、中转站卫生质量。

如今,随着环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许昌市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称赞和认可。不少初来许昌的外地游客都用“干净整洁”四个字来描述对许昌市的第一印象。他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夸许昌虽是座小城市,但是干净整洁,处处精致,让人心情舒畅。身为许昌人,听到外地游客这么说,心里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公厕变迁现代化,服务理念人性化

从露天的简易旱厕到水冲式公厕再到现代化的环保、可移动公厕,从架子车运输到三轮车再到真空吸粪车……这些年,公厕的变迁正成为许昌文明程度提高最直观的见证。

过去公厕保洁工的劳动条件特别落后,那时几乎都是旱厕,清除粪便都要靠人工挖淘,运粪便也是手拉车,别说累,甭提脏,就是每天闻臭味就让人受不了。早在九十年代,环卫工人从一大早开始就要挨家挨户地清淘、收集粪便,一干就是整整一天。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把运输粪便的架子车停在居民家门口或者胡同口,然后再带着扁担进去挑粪。因为缺乏现代化的收集、处理工具,收集、清掏的粪便无法处理,只能拉到郊区给农民当肥料用。1990年,许昌市五一路的第一座“水冲式公厕”投入使用时,许多市民都感慨地说,许昌,终于有了一个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吻合的公厕了。此后,随着便民移动式、环保式公厕的相继出现,90年代的旱厕已经绝迹,原来的730多座公厕也一下子减少到了100多座。2004年12月1日,当时遍布于市区主次干道的128座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此举标志着许昌市的文明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了市民的高度称赞。

目前,许昌市中心区共有公厕122座,公厕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各异、别具风格,达到了一厕一景的效果。而且,现在公厕保洁员的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部采用了真空吸粪车,许多公厕还建成了星级公厕。机械化程度高了,就很少用人工清掏,污物直接抽进车罐封闭起来,也不像以前味儿那么大了。对于抽上来的污物,也不再拉到郊区卖给农民,而是直接运到有机物处理站,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粪便真正变成了“宝”。同时,2015年8月,10个“公厕地图”又投入使用,如今的许昌,不管你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只要有“需要”,沿着“公厕指示牌”,不出5分钟准能找到离你最近的一座公厕。

目前,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市民群众对如厕环境、公厕服务及中转站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市民群众的需要,该处在管理上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内部功能。在所管的每座公厕门前设立公示牌,全天候接受市民群众的监督;厕内设置了明显标识,并配备无障碍、照明等各类设施,方便市民群众如厕;二是大力提升外部形象。在每年的公厕、中转站升级改造中,注重设施的人性化、美观化设计理念,在公厕内增设了人性化设施,升级改造后的八一路、健康路、七一路等公厕中转站,基本实现了一厕一景、一站一景的提升改造目标,使整体档次明显提升,设施更加完善,达到了市民群众的满意;三是狠抓服务质量。实行公厕定人定岗,保持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看厕人员主动搀扶老、弱、病、残人员如厕;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延长看厕人员值守时间,增加保洁频率,保证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满足市民群众对如厕环境的要求;推行了垃圾定时倾倒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中转站的站容站貌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化运输。

环卫队伍树形象,先进典范铸辉煌

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风雨洗礼,不屈不挠的环卫工人始终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宗旨,坚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